發布日期:2023-02-04 20:14瀏覽次數:
2022年,新城建設(食品園區)管委會、城司在區委區政府堅強領導下,按照城市及食品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,鎖定重點項目,強化要素保障,深化改革創新,全體干部職工以“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”的勁頭擔當作為、踔厲奮進,各項工作成效亮點紛呈,呈現出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的發展景象。
直面“項目多、體量大、時間急”的艱巨任務,按“項目化、清單化”管理思路抽調骨干力量逐一組建項目專班,著力化解要素保障趨緊和高溫限電、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,攻堅突破、狠抓落實,精細督查考核強力推進項目建設。2022年初政府下達的項目建設任務29個,占全區政府主導類投資項目的“半壁江山”(占比46%),年中新增項目6個,實際負責實施35個政府主導類投資項目,總投資達47.39億元,全年完成投資16.39億元,其中建成投用16個,年底新開工建設7個,辦理前期手續12個。
其中,雙龍-代家崗城市更新等4個民心工程項目克服疫情反復、高溫限電等困難全面完成目標任務,特別是雙龍-代家崗城市更新實現了“當年拆遷、當年開工、當年完成主體”的速度。
江蘇省人民醫院重慶醫院(國家區域醫療中心)項目5月簽約、6月確定選址,2022年12月啟動建設,實現了“一個月完成拆遷、半年開工”的速度,全速打造以心血管為中心,心血管、腫瘤、心內科三個重點學科齊頭并進,立足重慶輻射西南的一流三甲綜合性醫院。
城市規劃展覽館正式開館,全方位展示綦江城市形象,提升綦江城市對外推薦能力。
區藝術學校建成投用,建筑體量2.4萬方,今年3月底正式開工,8月15日便全面完工,建設施工僅用時146天,9月順利開學迎新,刷新了新城建設“加速度”。
社區教育學院(新興小學)、新興片區停車場、養老服務中心、高鐵綜合體站前廣場品質提升工程等項目正全速推進,大墻院配套基礎設施、豹子巖地塊污水管網等項目動工在即。
此外,今年同時實施了思南村2500余畝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240余畝和雙龍代家崗片區城市更新項目90余戶面積12000平方米房屋的征地拆遷工作,為新城及食品園區拓展用地提供有力的保障。
按下產業發展“優化鍵”。圍繞火鍋全產業鏈、預制菜和特殊食品三大主導產業集群,深入推進“千人進千企”等專項活動,狠抓招商引資、狠抓項目建設和企業投產達產,產業基礎不斷夯實、產業規模不斷壯大。截止2022年底,簽約入駐企業37家,投產企業25家(其中,投產工業企業21家),規上工業企業12家,規模工業企業占比57%,全年規上企業累計完成產值35.86億元,同比增長12.2%,唯怡、壹合進入2022年度綦江區納稅50強企業。
開出招商引資“新處方”。受疫情影響,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已接待企業133家、拜訪企業51家,積極參加國家級、市級等重要經貿活動共10次,如成都糖酒會、2022年全國預制菜交流會、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、西洽會、中國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會、第14屆重慶火鍋節等;開展招商推介會3場,已成功邀請100余家企業來綦投資考察。
全年簽約正式合同額25.2億元,為目標任務的100.8%;到位資金43.42億元,是目標任務的289.5%。全力推進19個招商項目落地建設,其中新投產12家,正在建設4家,辦理建設手續3家。
天海星大健康產業園A區(一期)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、“餐鏈和壹”年產6萬噸預制菜生產基地、“宋大媽”年產5000噸肉制品休閑食品生產基地等項目建成投產;正大(綦江)100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正在開展土石方場平工程,“加家發”預制菜食品加工項目、“唐氏”年產2000噸蜂蜜深加工等項目正在快速建設。
除了在招引和落地上下功夫,還積極引導存量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做大做強,推動投產企業加快滿產達產、升規納統。金星、壹合等9家企業實施了技改擴能;唯怡、斌憨憨、“重慶名小吃”凌湯元3家企業實現升規;金星等3家企業12款產品成功進駐中石化易捷便利店銷售體系,正力推“加家發”、“晏大師”等預制菜企業的更多產品進入。
“實體化”轉型。分別明確綦優鮮、眾城、方金等三家下屬公司在供應鏈管理、酒店物業經營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的經營范圍及核心業務,推進子公司實體化轉型發展,推動城司由城市開發者向城市經營者轉型。
“產業化”運作。綦優鮮公司,承接了全區84所學校145個食堂9.3萬師生的食材配送,拓展5家社會企業食堂食材配送,年度實現營收1.5億元;方金公司于2022年5月開始運行以來,已承接20余個限額以下工程項目建設,合同金額超1000萬元;眾城公司,正在籌備會務培訓中心、新城大酒TVT體育店、王良酒店運營管理,春節后即將正式開業。
“專業化”管理。面向社會公開招募行業頭部企業與公司合作,共同經營大宗資產。積極盤活閑置房產483套,用于全區人才公寓、專家公寓和社會租賃。
理論學習有“深度”。堅持開展理論中心組、主題黨日和現場教育,原原本本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大報告,深入學習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,今年以來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7次、主題黨日活動12次。
疫情防控有“力度”。壓實四方責任,扎實做好食品園區、在建工地和綦江東站及通惠高速路口卡點疫情防控工作。積極有序開展天海星核酸檢測集中采樣,同時派出近90名干部員工下沉18個社區參加志愿服務。
日常監督有“廣度”。緊盯“關鍵節點”,堅持監督關口前移,召開重大節假日節前廉政教育大會3次,組織開展廉潔約談80人次,堅持開展“以案四說”“以案四改”警示教育運用案例20余個,組織全體干部職工簽訂《廉潔自律承諾書》190余份,層層壓實責任。
輿論宣傳有“亮度”。用好用活全媒體矩陣,多形式、多渠道,宣傳報道立足新階段、貫徹新理念、融入新格局,在抓創新、促轉型,強招商、穩補鏈中推出了一系列舉措,取得了一系列進展,收獲了一系列突破。區委信息專報第四期:《區城司推動校園食材配送改革穩健運行》得到了姜天波書記、鐘遠平主席的批示,作品《3版新城崛起 正是繁華》榮獲2022年度綦江區新聞獎二等獎,《146天,建成一所新校!城司爭奪秒跑出項目建設“加速度”》、《年產量10萬噸!你的餐桌上又多了一個“綦江造”》、《營商環境有溫度 企業投產有速度》、《抓好疫情防控 推進項目建設》在人民網、光明網、重慶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上稿,《重慶綦江:各重點項目建設有序進行 加快提升城市品質》在中國網,《民生工程與疫情防控“兩手抓”“雙推進”》在華龍網、學習強國上稿。一年來,70余篇報道被中國網、人民網、重慶日報、學習強國、華龍網等中央、市級媒體采用報道,全網關注量突破300萬次,共計420篇區內外媒體平臺報道傳播了“城投好聲音”,刷新了“城投媒速度”,孕育了“城投新品牌”。